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正文
黄庆基弹劾劄子1093年5月19日 北宋 · 苏轼
 出处:全宋文卷一八八二、《苏文忠公全集》卷三六、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四八四、《太平治迹统类》卷二三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元祐八年五月十九日端明殿学士、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、守礼部尚书苏轼劄子奏:臣自少年从仕以来,以刚褊疾恶,尽言孤立,为累朝人主所知,然亦以此见疾于群小,其来久矣。
熙宁元丰间,为李定、舒亶辈所谗;
及元祐以来,朱光庭、赵挺之、贾易之流,皆以诽谤之罪诬臣。
前后相传,专用此术,朝廷上下,所共明知。
然小人非此无以深入臣罪,故其计须至出此。
今者又闻台官黄庆基复祖述李定、朱光庭、贾易等旧说,亦以此诬臣,并言臣有妄用颍州官钱、失入尹真死罪,及强买姓曹人田等。
虽知朝廷已察其奸,罢黜其人矣,然其间有关臣子之大节者,于义不可不辨。
谨具画一如左。
一、臣先任中书舍人日,适值朝廷窜逐大奸数人,所行告词,皆是元降词头所述罪状,非臣私意所敢增损。
吕惠卿自前执政责授散官安置,诛罚至重。
当时蒙朝旨节录台谏所言惠卿罪恶降下,既是词头所有,则臣安敢减落。
然臣子之意,以为事涉先朝,不无所忌,故特于告词内分别解说,令天下晓然,知是惠卿之奸,而非先朝盛德之累。
至于窜逐之意,则已见于先朝。
其略曰:「先皇帝求贤若不及,从善如转圜。
始以帝尧之心,姑试伯鲧;
终然孔子之圣,不信宰予
发其宿奸,谪之辅郡;
尚疑改过,稍畀重权。
复陈罔上之言,继有砀山之贬。
反覆教戒,恶心不悛;
躁轻矫诬,德音犹在」。
臣之愚意,以谓古今如鲧为之大臣,而不害之仁;
宰予孔子高弟,而不害孔子之圣。
又况再加贬黜,深恶其人,皆先朝本意,则臣区区之忠,盖自谓无负矣。
庆基乃反指以为诽谤指斥,不亦矫诬之甚乎?
其馀所言李之纯、苏颂、刘谊、唐义问等告词,皆是庆基文致附会,以成臣罪。
只如其间有「劳来安集」四字,便云是厉王之乱。
若一一似此罗织人言,则天下之人,更不敢开口动笔矣。
孔子作《孝经》曰:「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」。
幽王之诗也,不知孔子诽谤指斥何人乎?
此风萌于朱光庭,盛于赵挺之,而极于贾易
庆基复宗师之,臣恐阴中之害,渐不可长,非独为臣而言也。
一、庆基所言臣行陆师闵告词云:「侵渔百端,怨讟四作」。
亦谓之谤讪指斥。
此词元不是臣行,中书案底,必自有主名,可以覆验。
显是当时掌诰之臣,凡有窜逐之人,皆似此罪状,其事非独臣也。
所谓「侵渔」、「怨讟」者,意亦指言师闵而已,何名为谤讪指斥乎?
庆基以他人之词,移为臣罪,其欺罔类皆如此。
一、庆基所言臣妄用颍州官钱,此事见蒙尚书省勘会次,然所用皆是法外支赏,令人告捕强恶贼人,及逐急将还前知州任内公使库所少贫下行人钱物,情理如此,皆可覆验。
一、庆基所言臣强买常州宜兴县姓曹人田地,八年州县方与断还。
此事元系臣任团练副使日,罪废之中,托亲识投状依条买得姓曹人一契田地。
后来姓曹人却来臣处昏赖争夺。
臣即时牒本路转运司,令依公尽理根勘。
仍便具状申尚书省
后来转运司差官勘得姓曹人招服非理昏赖,依法决讫,其田依旧合是臣为主,牒臣照会。
臣悯见小民无知,意在得财。
臣既备位侍从,不欲与之计较曲直,故于招服断遣之后,却许姓曹人将元价收赎,仍亦申尚书省及牒本路施行。
庆基乃言是本县断还本人,显是诬罔。
今来公案见在户部,可以取索案验。
一、庆基所言臣在颍州失入尹真死罪,此事已经刑部定夺,不是失入,却是提刑蒋之翰妄有按举。
公案具在刑部,可以覆验。
右,臣窃料庆基所以诬臣者非一,臣既不能尽知。
又今来朝廷已知其奸妄,而罢黜其人。
臣不当一一辩论,但人臣之义,以名节为重,须至上烦天听。
取进止。
荆南弥勒瑞像碑 北宋 · 黎珣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一一○
夫道无形相,假物以明;
物有色形,寓心可见。
如来以大智慧立于天地中,而功用神通,广大精微,不可思议,非智可知,非思可得。
惟妙悟者,听不以耳,视不以目,用金身于一草,现宝刹于一毫。
佛之灵通变化,无所拘碍,惟形像物色随所示现。
形像物色虽见于浅近,而灵通变化出于无穷,此瑞像所以昭示于世也。
或卧,或木或金,流转尊崇于海内,假一微物,托无情而能灵验殊胜,为福为利,赞叹不及,盖佛力有以凭藉也。
荆南万寿福严禅寺弥勒瑞相者,高氏时,清泰中金陵商叶旺将往荆楚,舟未发,忽一僧曰:「愿附舟尾」。
旺许之,朝开帆而夜达荆矣,旺讶其神速。
曰:「往城之祈雨寺」。
因踣溺水,旺惊,急救之,乃获铜相,有五色毫光。
旺以其状闻,高氏迎置崇礼于万寿。
右手缺中指,屡命工补铸,不成。
其后渔人得之于高沙湖,因补缺处,遂完就无瑕。
欲迁梵刹,力举不动,高氏焚香,愿随香烟所指处居焉,遂指今寺。
寺僻在府之西北隅,人迹罕至。
余因暇日,偶获一见。
窃惟圣宋革五季之弊,佛道大通,士大夫莫不喜谈笃好,太平日久,异迹灵物所宜彰著,而乃湮没沉废,不得显现,感叹久之。
适会绍圣四年夏旱,府官遍祷无应,因语知府事蒋公之翰:「今瑞相英灵殊常,而府人未尝知焉」。
蒋乃迎至承天寺府城士庶皆往瞻礼,是夕果雨。
欲送相还寺,余又率提举常平周公伸同祷焉,次日复雨。
郡境沾足,岁有丰望。
呜呼,可谓灵应矣!
观瑞相,非金非铜,不磨不砻,而光彩常莹彻,尤异于他相。
且相湮晦于百年之间,而一日复显于荆楚,为惠泽以利邦民,然则岂一铜物之能若此?
前所谓佛力有以凭藉者也。
士亦固有久困隐沦,愁寂万状,及得时行道,功利济物,荣宠冠极,非人自隐显,而系时之用舍如何耳,于铜相又何异焉!
僧悟超屡乞余记,因录其本末而传焉。
按:嘉庆《湖北通志》卷九一,清嘉庆九年刻本。又见《湖北金石志》卷九。